![]() 3000個樣板房,不僅是3000場設計案演出,更背負著一個建案或是一座社區是否能完銷的命運。 善用設計觸動消費者購屋的深層慾望,是設計大師史南橋用數千次的經驗累積、堆疊,邏輯化而出的精彩。(註:即台灣所稱樣品屋,此指房產建商公司以推案房屋 相同或相似結構,加以裝潢完成的示意商品) 首先,史南橋所設計的樣板房,在中國到底有多火熱,檢閱了他的行程或許就能略窺一二,在安排此次受訪前,3天時間內、史南橋已在中國飛過3座城市,進行4 場樓盤開盤,「周四晚上先飛到福建開盤到晚上十點,隔天五點起床趕七點飛機到上海,當天晚上再到深圳,趕到河北石家庄進行周六早上九點開盤,最後再飛回上 海,3點和4點在各開一個盤」,史南橋說的輕鬆,但旁人光聽敘述早已眼花撩亂,更難想像後端所牽扯的龐雜設計工程。 飲水思源 邏輯化的核心觀點 ![]() 能夠有效率且到位的消化龐大接案量,於台灣求學、而後走向中國市場的他,毫不遲疑說出設計過程,啟發他最深的就是東海大學建築系恩師陳邁,他回憶著說: 「老師最嚴格的要求,就是做事要有個道理。」 設計中所說的道理,就是邏輯性的延伸,例如這個空間為何要開放、又為何要封閉,一切並非天馬行空的神來之筆,應該是由基礎慢慢疊起,當發生問題時回頭審視 才有機會修改,看似簡單,卻深深影響史南橋的設計思維。 先鋒擊破 紀律揮軍 ![]() 場景轉換來到史南橋的上海辦公室,數十位的工作人員埋頭繪圖,而史南橋除扮演領頭羊角色之外,更是這支隊伍中的先鋒角色。 「先把空間整理好了,再想裝飾」,史南僑一語說明公司作業流程。 所謂的先把空間整理好,便是格局的配置,因此在每次接案中史南橋總是第一個動手「整理」的人,「我一次大約只花兩小時,就可以解決公司所有平面的問題」, 而後再交給相關設計師進行分工「發展」,「如果還是畫不出來,我們公司做過了著麼多案子,有很豐富的資料庫可以參考,這也是為什麼我可以承接這麼多房地產 公司案子原因」,他笑著補充。 史南橋分享到,一次接手了黃浦江畔的爛尾樓(註:此指建設公司投資總額已超過25%或已完成2/3工程量,卻不能正常進入銷售的樓盤),但史南橋思考後把 床架空於空間之中,再把生活機能完整融入,因此居住者在這3米25的酒店式公寓裡可以躺在床上飽覽黃浦江畔美景,就這樣一個原本銷售難產的建案,兩周內熱銷完畢。 ![]() 因此,史南橋分析著說道,雖然室內設計在中國算是新興學科,甚至要到碩士班程度才有實際操作機會,相較於台灣師資較不完整,但他認為不管設計案大小都應好 好利用空間做出機能,大樓盤雖然享受,但功能絕不能少,才能更貼近居住者需求。 談設計 從生活開始 ![]() 談設計靈感,史南橋不諱言表示:「其實做到現在,設計已不是靠靈感而是一種經驗」,經歷過上千次的設計案場,他腦中早已有著一個資料庫。 話雖輕鬆,但閒談之中不難發現,與其說是一個資料庫的建立,倒不如說是設計對史南橋來說已是俯拾即是的生活藝術,說電影、談旅行時,史南橋說曾有一集 007讓他印象很深刻,就是當鏡頭帶到床頭時,男、女主角正一起看著缸子裡的魚,浪漫氣氛中當鏡頭一拉開,發現男、女主角竟然是躺在一個透明床上,床下有 著滿滿的熱帶魚正在悠游,而這段場景,史南橋在樣板房裡加以詮釋,將床改成玻璃浴缸,放了水以後泡起澡更像和魚在一塊游泳,想當然又是一個驚喜之作。 百花齊放 佔穩一席之地 ![]() 當然,習慣自助旅行、足跡也已橫跨多國的他 ,對於未來市場趨勢也提出分析,「中國未來應是百花齊放,因為所有的趨勢是追隨著市場運行,多元化對設計是好的、差異性出來才能發揮更多創意」,而台灣工 班雖擁有精細做工、但價位競爭力相對較弱,加上沒有眼見為憑的比較,即使是中國富豪級客層也難以接受,對此史南橋也深切的期待台灣工班有朝一日可在中國市 場被看見,至於不外乎跟著建築概念演變世界潮流,從近年結構主義、到自由形體,室內設計方向也將隨之改變,而台灣設計師雖然有著早期思想沒有被禁錮的優 勢,但中國發展快速想要佔有一席之地、唯有不斷的自我提升,「用心一定會有收穫」綜觀這一路走來,史南僑語重心長如是說著。 也因如此,史南橋精益求精的樣板帝國,總能讓購屋者走進樣板房、猶如擁有了一個家,平面到立體的轉化,他打造了台灣到中國新疆的樣板房標竿,看似不可能卻 深深帶動著空間與人的深層對話。 |
撰 文 | Blinda
攝 影 | 林福明
圖片提供 | 上海高迪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
場地提供 | 西華飯店 亨利酒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