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孩子的父母經常會面臨「孩子不愛整理」、「孩子亂丟東西不收」、「孩子房間亂七八糟」……等煩惱,每次都忍不住想爆氣,但又拿小孩沒輒。
可能是因為這樣,身為整理師的敏恩老師常常被問到「有孩子要如何維持家裡清爽」或是「如何教小孩配合整理收拾」等問題。雖然育有兩個女兒的她認為自己在當媽媽的這個角色上,仍一直在學習與調整,沒有什麼過人之處,也覺得每個孩子都很獨特,每個家庭的親子相處模式也不同,難以用三言兩語敘述清楚,但還是整理了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。
尤其是對學齡前的孩子,父母的指令要給的明確,不要太過抽象,例如「去整理房間」、「去物歸原位」這都不夠具體,如果能改成「把地上的玩具撿到箱子內」、或「把書包、餐袋拿去櫃子放好」,這樣的指令會更明確,也讓孩子更了解要做的事。
孩子的視野角度(包含高度)沒有大人寬廣,常常只看得到眼前的事物,無法看到全面,手比較小、指力也不足,有些收納箱可能打不開、一次也拿不了太多東西,而且他們的專注力很短,不會願意花很多時間在整理收拾上。父母的期待值要符合孩子的年紀和能力,不然很容易怪罪於孩子不認真、偷懶,其實有時候是因為真的做不到。
如果讓孩子獨自一人去做這些費時、費工的事,孩子會覺得好像是一種處罰,做得不好還會被責罵,孩子意願自然很低,但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整理收拾,就會變成是親子間的合作,甚至可以設計成競賽、遊戲,讓收拾不再是苦差事,而是全家人一起完成的一項任務。
通常看到滿地的玩具要收拾,孩子心裡難免一陣不悅,拖拖拉拉或找藉口賴皮是很正常的事,通常我會說:「你自己選兩種玩具收好,其他媽媽幫忙」。如果她不願意選,我就會調整成:「那媽媽幫你收這個很難收的,剩下的很簡單就讓你負責囉!」我會儘量把比較困難的部分收拾好,剩下的部分衡量過孩子能力,只留下在5~10分鐘內可以完成的收拾任務。
教導孩子整理和指導大人整理順序剛好是相反的,
.大人:篩選減量→養分類收納→養養成歸位習慣
.孩子:養成歸位習慣→養分類收納→養篩選減量
因此教導孩子的整理要先從培養歸位習慣開始,不急於馬上要求他丟棄物品,爸媽請先去丟掉自己用不到的雜物,把家中空間一點一點清出來,孩子看在眼裡、耳濡目染,漸漸就能了解清爽的空間是因為持續整理與減少物品造成的,此時再來引導他後續的學習就容易得多了。
教導孩子的路上,對於父母來說也是再次的自省與學習,一起共勉之。
▲姊妹倆的東西放在有附門的書櫃中,只要關起來沒有亂就好。
▲左邊是妹妹的書櫃,她堅持不能排整齊,要亂亂的才對;右邊是姊姊的書櫃,維持的不錯。
▲利用標籤提醒位置,就不怕忘記東西位置。
▲姐姐自己整理的抽屜。
▲妹妹自己整理的抽屜。
▲孩子們的所有玩具放在白色收納箱,一個種類一箱,要拿取、要歸位都迅速,且箱子也能藏拙,統一都是白色的收納箱,看起來清爽整齊。此外,我也用箱子來定量,放滿了就和孩子一起篩選。
延伸閱讀:孩子終於會主動整理了!日本收拾大賞優勝者的收納整理×育兒6大守則
延伸閱讀:別幫孩子做完全部家事!韓國整理女王用2個步驟培養孩子的「整理DNA」
我是敏恩老師,這是一個關於無印良品的簡約之家,以及許多居家生活相關的分享園地,也提供線上諮詢、整理收納實作課程、直播課程,歡迎瀏覽或留言。
彙整編輯:May
圖文提供:享生活-打造無印之家